在慢性丙肝的早期,其病位主要在肝脾。一部分患者湿热之象表现较轻,由于疫毒之邪结于肝脾,导致肝脏疏泄功能失常,肝失所养,脾胃运化
慢性丙肝失治、误治,病情进展,由早期的肝胆湿热、肝郁脾虚发展到中期的脾肾阳虚、肝肾阴虚。病变由早期的以肝脾为主,发展到肝脾肾三
多数慢性丙肝经积极治疗是可以逐渐好转痊愈的,但也有一部分患者长期不愈,病情继续发展,中医学中有久病必瘀,病初气结在经,病久血伤
症状:右胁或两胁胀痛,精神抑郁或烦躁,倦怠乏力,腹胀便溏,纳呆,脉弦或弦细而濡,舌体胖,舌苔白腻。 辨证:肝气郁结,气滞不畅则
症状:左胁胀痛或刺痛,痛有定处,胁下癥积,肝大,或有脾大,面色灰黑或黝黑,或乳房结块,或面、颈部有蜘蛛痣,可有鼻衄、齿衄或吐血
症状:头晕目眩,两胁隐痛或热痛,口干目涩,五心烦热,失眠多梦,腰膝酸软,便干溲赤,男子遗精,乳房肿大,女子月经不调。舌质红或绛
症状:面色苍黄,形寒肢冷,周身乏力,食少腹胀,水谷不化,肠鸣腹泻,全身浮肿,两胁隐痛,腰酸肢软,阴部潮湿,自汗,男子阳痿早泄,
症状:两胁或右胁疼痛,恶心欲吐,食欲不振或痞满嗳气,大便或干或黏,或身目俱黄,低热,脉弦滑数,舌质红,舌苔黄腻或灰厚而腻。
[方一]垂盆草、阴行草各500克,矮地茶250克。上述各药加工成棕褐色颗粒,每袋重13克;开水送服,每次1袋,每日3次,代茶饮。本
[方二]虎杖根500克,北五味子250克,蜂蜜1000克。将虎杖、五味子洗净,用沙锅加水浸泡半小时,水量以浸没药物为度,中火煎沸后